《鄂钢科技》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两岸绿色兴农的实践与展望 ——海峡两岸农业

 
来源:鄂钢科技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11
 

0 引言

在两岸经济关系中,农业交流与合作是诸多产业中最自然、最持久、最基础的交流与合作[1],是科技和生产要素双向流动的先行重点领域。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阶段,增强两岸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推进两岸农业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进一步促进农业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20年11 月5 日,由中国农学会主办的海峡两岸农业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青年科学家论坛在福建福州成功举办。论坛邀请两岸杰出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围绕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关键领域、乡村产业振兴的成功探索以及两岸农业合作的先行领域展开专题报告,为推动两岸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出真知灼见,是促进两岸农业科技交流和产业合作向纵深发展的一次生动实践。

1 农业科技向绿向优新成效

农业科技的绿色转型和创新发展,是从根本上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路径[2-3]。当前,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0%,科技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取得重要进展[4]。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聚焦农业生产重大需求,积极开展技术革新,注重从技术端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实现了农业与科技融合的系列突破。

1.1 作物优良品种选育

良种选育是从投入品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技术手段。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创新是农业科技的制高点[5]。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这其中,南繁育制种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孵化和加速作用。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陈冠铭研究员报告指出,中国40%的水稻制种产自南繁,南繁见证了中国作物穿梭育种、生物育种、分子设计育种等各个时期的发展。作为一种国家战略,南繁育制种已向经济作物、水产、动物畜禽、中草药等各领域延伸[6-7]。众所周知,杂种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水稻、玉米等主要作物生产当中,为保障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杂交种子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必须杂交第一代种子才能留种,不像常规稻可以留种且后代不分离,每年都需要花费大量制种成本,农民也需要年年重新购买。中国水稻研究所王克剑研究员报告指出,近期,中国首次在杂交稻中创建了无融合生殖体系,获得了杂交稻的克隆种子,实现了杂交水稻无融合生殖从无到有的突破,这是首次在全球范围内成功克隆出杂交稻种子,为未来简化育种程序、降低杂交作物生产成本、扩展杂种优势利用和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奠定基础[8]。

1.2 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保护和发展协同共生,好的自然生态本底,孕育蓬勃的社会经济发展。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在农业提质增效的同时,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保育。农药减量增效是农业绿色高效生产的关键技术,有数据显示,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可以节省30%的农药和90%的水资源。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陈立平研究员报告指出,新型病虫害防控需求驱动下的绿色植保技术呈现3个特征,即农药绿色化、施药精准化以及防控预警化,2014—2019 年,中国植保无人机由400余架增加到5.5万架,预计2020年的作业量将达到约6667 万hm2,同时,精准化、智能化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发展水平也不断提升。随着技术、政策、市场等有利因素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植保无人机还将迈入高速增长阶段[9]。

1.3 农业生态系统保护

不仅植保需要统防统治,农业废弃物治理和污染防控也需要从单向模式向循环利用、单点防控向流域统筹转变,这其中,种养结合获得广泛关注。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沈玉君研究员在报告中提及,发达国家注重以地定畜、以养促种、种养平衡,粪污就地无害化处理后直接施用到农田,并且制订了详细的粪肥农田施用技术规范。十四五期间,中国也将探索粪污处理和农田利用全链条的养分平衡管理,避免过量施用有机肥导致环境污染[10]。中国农科院环发所张晴雯研究员报告指出,传统农业高投入高产排、种养脱链的发展模式是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根本原因,生态循环与流域统筹是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根本出路,亦即必须在流域或区域尺度内,建立种养系统物质高效循环、生产与水环境相适应的良性循环生产模式,系统性实现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11]。

2 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新探索

推动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近年来,两岸农业科技工作者以因地制宜、绿色引领、创新驱动为基本原则,在培育乡村产业发展动能、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2.1 优势产业提质增效

海峡西岸的福建省是中国鲍鱼养殖第一大省,其年产量占全球70%以上,年产值约200亿元。来自香港的福建农林大学特聘教授张子平报告指出,多年来,福建养殖鲍的种类与养殖模式接续创新升级,特别是在新品种培育上,他们创新育种思路,建立鲍远缘杂交育种技术体系,经过11年的科研攻关,培育出生长快、耐高温和大规格的国审水产新品种——绿盘鲍,并实现产业化应用,有力推动了中国鲍鱼产业提质增效[12]。除了优势大产业,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地方优势精品产业的发展同样引人注目。浙江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程科军报告指出,中药材产业是丽水生态精品现代农业“九大”主导产业之一,其中以畲药为代表的道地中药现代化研究成果丰硕。2018年,程科军团队出版了第一部畲药分子鉴定专著,为畲药建立“基因身份证”,保证了畲药用药的安全、有效性和适应现代科学研究的需求。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动畲药种植资源收集和保存,繁育、栽培技术研发以及相应的地方标准制定,为畲药的传承和现代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13]。

2.2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海峡两岸较多传统产业在既往发展基础上,积极探索转型升级道路,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岳山嘉茗和岳山茶事创办人陈耘嘉先生报告分享了茶产业转型发展经验。他在福建漳平官田乡将茶品牌经营和茶文化旅游相结合,将低利润的茶叶批发转型为休闲茶园,实现了传统产业经营模式的大胆创新,为官田乡美丽乡村建设贡献了积极力量。此外,茶园的经营也带动了地方贫困户种植的高山蔬菜的销售,有力助推了当地小农经济发展,是传统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典范[14]。此外,同样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福建农林大学特聘教授吴旭平报告介绍了高校与地方政府共建农村生态家园的成功实践。2018年开始,福建农林大学与莆田秀屿区东庄镇政府合作开展了一系列以农为本的系统性规划,积极探索用社会性思维为乡村发展提供可行方案。针对当地农业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着重构建了当地生态文明产业示范体系,从作物生态育种、绿色高校循环栽培和农业经营方式变革等3方面着手,让农民作为乡村产业的主体,亲身体验了农业产业与农业生态互惠互利的现代发展方式所带来的效益,有效激发了农民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的自主推动力。

2.3 新型产业业态探索

森林康养产业是践行“两山”理论、在提供优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产品的同时促进乡村振兴的绿色新型产业代表。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福建农林大学特聘副教授张玮尹博士在报告中系统介绍了中国台湾地区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案例,他指出,森林康养将传统的农业和林业产业链接在一起,同步促进了林业特色产业和林下经济发展,创造了非常庞大的经济产业链,既促进了农民增收,也提高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15]。2012年,湖南省建立第一个森林康养中心,2016年,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公布第一批森林康养基地名单,至今已有6批森林康养各类型基地,2019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4 部委联合出台《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使森林康养真正成为林业转型升级,实现生态扶贫的战略选择之一,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3 两岸农业融合发展新趋势

大陆地区农业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大,相比之下,台湾地区精致农业发展成效显著[16],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17]。20世纪80年代开始,两岸农业交流合作进入大发展时期,农业作为两岸合作交流的重要枢纽,已成为两岸关系发展成效最显著的领域[18]。

3.1 两岸农业定位于互补发展

2005年以来,中国有意扩大台商在大陆地区的投资,原农业部、国务院台办与原商业部联合批准设立的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的台湾农民创业园,是吸引台农台商来大陆创业发展的重要新平台[18-19]。漳浦县与台湾地区一水之隔,土地广阔、资源丰富,两地具有相似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物节律。近年来,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积极推进闽台兰花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打造合作平台,寻求产业动能新突破。最早一批来到创业园的台商、台湾蝴蝶兰高级专门人才张唐维报告指出,一方面,台湾地区地处亚热带,蝴蝶兰种源丰富,有大量具备组织培养及栽培技术的专业人才,组培车间及温室生产设备先进,而另一方面,台湾地区通常缺乏劳动力、经营规模小,相比较而言,大陆地区则具有较大的内需市场,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充沛,将台湾蝴蝶兰种植技术和人才优势引进大陆,走优势互补合作之路,是近年来蝴蝶兰产业繁荣的经验所在。

3.2 两岸农业根植于绿色发展

2015年,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青年苏轩仪与泉州永春当地果农叶华宇联合建立叙柑园种植基地,创立了“闽台农业合伙人”模式,苏轩仪负责将深具台湾精致农业特色的生态果园理念、栽培管理模式和水利设施建设等技术模式“嫁接”至永春,叶华宇负责种苗和市场销售。如今,叙柑园已成为福建最大的春香柑橘种植基地[20]。苏轩仪在论坛上报告指出,绿色农业之路本质上是农业生态、食品安全以及农业产量与效益的平衡发展的一种农业永续经营模式。下一步,他将继续在绿色农业理念的引领下,将叙柑园建设为集农耕教育、生态保育、旅游休闲等于一体的观光果园,同时进一步推进台湾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技术和人才从闽登陆,共同推动闽台农业融合发展[20]。

综上,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道路上,海峡两岸农业工作者积极探索创新,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农业科技发展取得了显著称成效,以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实施乡村振兴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不同地域、不同产业的实践体现出良好的示范引领效应。笔者坚信,两岸农业融合发展仍是未来需努力的方向,在良好民间合作的基础上,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积极推动两岸科技协同创新。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持续扩大和稳固民间科技交流协商机制和共建机制,不断探索科技资源与研究成果分享机制,特别是围绕两岸农业发展的共性问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专项财政扶持和人才流动激励等,以科研合作项目为纽带,推动两岸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进入良性发展模式[21-22]。二是积极发展新业态延伸拓展农业产业链。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上,借鉴台湾精致农业发展道路,利用“农业+”“旅游+”“生态+”“互联网+”发展农业产业新业态,进入农产品精深加工、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领域,促进现代农业理念技术与市场供需关系的良性互动,充分催生以大陆内需市场为主的市场需求,促进两岸农业合作向优向好[17-18]。

[1]周慧.共创两岸农业科技双赢[N].光明日报,2005-12-08(011).

[2]韩长赋.大力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N].农民日报,2018-02-27(001).

[3]李岩,马晶,杜勇,等.科技创新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J].农学学报,2020,10(12):11-13.

[4]高云才,郁静娴,李晓晴.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农业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N].人民日报,2020-12-28(001).

[5]林露.全国人大代表孙其信:在农业科技“卡脖子”技术上下功夫[EB/OL].(2020-07-30).

[6]陈冠铭,陈梅烹.使国家南繁育种产业更深入人心的策划[J].种子科技,2020,38(6):103-104.

[7]陈冠铭,曹兵,李宏杨.基于三维SWOT模型的国家南繁育制种产业化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7,33(30):148-157.

[8]张燕,王春,王克剑.人工创制植物无融合生殖的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20,65(27):2999-3007,2998.

[9]邓巍,陈立平,张瑞瑞,等.无人机精准施药关键技术综述[J].农业工程,2020,10(4):1-10.

[10]沈玉君,李冉,孟海波,等.国内外堆肥标准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借鉴启示[J].农业工程学报,2019,35(12):265-271.

[11]展晓莹,张爱平,张晴雯.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期面源污染治理的思考与实践[J].农业工程学报,2020,36(20):1-7.

[12]林位琅,黄洪龙,陈洪清,等.福建鲍产业发展形势分析[J].中国水产,2018(12):83-86.

[13]吕群丹,方洁,潘俊杰,等.畲药搁公扭根基原植物及其同属易混种的ITS2条形码鉴别[J].中草药,2018,49(13):3102-3109.

[14]华广.墨香茶韵聆听三代人与茶的故事——记“岳山茶事”掌门人、台湾青年茶道艺术家陈耘嘉[J].台声,2020(15):60-62.

[15]李建军,詹丽玉,何中声,张玮尹.中国台湾地区森林疗愈发展计划及其内容[J/OL].世界林业研究:1-7[2021-03-09].

[16]湛礼珠.台湾精致农业发展政策演变、成效及经验[J].世界农业,2019(6):39-45.

[17]江晶,潘晓佳,史亚军.海峡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现状及对策研究[J].世界农业,2015(8):186-188,230,232.

[18]杨勇,王琦琪.两岸一家亲共筑三农梦——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合作回顾[J].农村工作通讯,2019(2):15-20.

[19]郭晓义,周俊贤,苏明河.闽台农业合作“漳州模式”的创新与发展路径[J].台湾农业探索,2020(4):17-21.

[20]刘深魁.将来我卖水果也卖风景——台农苏轩仪的创业故事[N].福建日报,2019-04-25(005).

[21]罗颖,田富俊,郑逸芳,等.海峡两岸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J].台湾农业探索,2017(2):6-11.

[22]于立新,林武程.闽台农业科技合作的战略思考[J].国际贸易,2018(12):27-31.


文章来源:鄂钢科技 网址: http://egkj.400nongye.com/lunwen/itemid-37547.shtml


上一篇: 农业科技为何代替不了“品牌营销”?
下一篇: 工业通用技术及设备论文_从科学范式到工程范式:高质量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逻辑向度与行动路径——基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框架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鄂钢科技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