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钢科技》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种稻人”种的不仅是稻,更是科技与生态之花

 
来源:鄂钢科技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11
 

南京太和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坐落于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阜庄社区石地村,2014 年12 月5 日注册成立。合作社秉承“清洁、环保、安全、生态”的发展理念,创新技术模式,引领农田高效利用新方向,着力打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优质高效的农产品种植养殖示范基地,建设兼具休闲观光和科普教育功能的“稻文化、水文章”特色生态农田景观,生产生态环保、绿色健康好大米,冠以“种稻人”“木云丁”大米品牌,创出南京美丽乡村现代“两型”循环农业新名片。

1 “种稻人”种稻基地高要求

合作社通过精心规划和科学设计,采用“循环农业生产、景观生态开发、田园旅游观光、科学传播普及、区域生态修复与重构”五位一体、生态优先的设计原则,因地制宜对农田进行整治与利用。在原貌杂乱无章、高低不平的小山岗、小堰塘、小田块、小田埂,以及荒地与耕地交错、生产条件很差的低岗丘陵(海拔最大落差18 m)低产农田,按照“三条带”“立体型”布局,依据植物相生相克原理,建立了生物多样性为核心的农田病虫草害生态防控工程体系;采用等高植物篱、生态沟、生态坡、生态塘等,建立生态修复与重构体系;建设了由“提水站、净化塘、拦水堤、防渗沟、大管网、消力井、生态沟塘和湿地”组成的蓄排提灌体系和“环岗截流、分域蓄水、机站补给、长藤结瓜”的给排水系统。将核心区农田改造成为多功能、高标准、阶梯式、沟管塘路相互匹配的现代“两型”循环农业基地,构建了“丘林水田塘草”生命共同体,形成了“果-稻-渔”土地复合利用新模式,为培育健康安全的土壤生态环境、生产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奠定了基础,并充分展现了“岗上有鹅羊,坡中栽果桑,冲谷稻花香,沟塘鱼虾漾”的美丽农园。

合作社以营造绿色、环保和生态的水稻生长环境为基础,构建绿色田园、美丽生态、优良环境于一体的现代水稻种植基地。其开创的“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土地综合整治与耕地保育模式在全国独树一帜,打造形成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优质高效的农产品种植养殖示范基地,为区域农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板,成为2017 年11 月13 日全国耕地保护会议的观摩点,原国土资源部曹卫星副部长带领各省国土厅分管厅长现场视察指导。

2 “种稻人”种稻全程机械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合作社近年来以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为契机,大量购置先进农机装备,全程全面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一是机械化秸秆深旋还田、水田耕整;二是水稻机械化流水智能育秧;三是机插秧施肥一体化;四是田间机械化生态管理(除草、植保、病虫草害防治等);五是收割、集粮机械化;六是稻谷烘干低温贮藏一体化;七是精细加工智能包装一体化;八是稻米副产品深加工机械化。在产品经营模式上,合作社同有关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以订单为纽带,建立了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机制。2015 年6 月注册了“种稻人”“木云丁”商标,创建了“种稻人”“木云丁”高档礼品真空包装大米品牌。

3 “种稻人”种稻技术有创新

合作社在中科院南京土壤所、江苏省农科院、农业部南京农机化所,南京市农机推广站、耕保站、农技推广站,江宁区农机推广站、农技推广站、耕保站的专家指导下,进行农艺、农机、农资三融合,创建水稻绿色种植“一节二增三控四用”标准化生产新模式,简称一二三四模式。一节是节水。通过水位调节控草控虫,通过一水多用科学用水、循环用水;二增是增施有机绿肥、增加稻田生物多样性;三控是控肥、控苗、控病虫;四用是源头减量、过程阻断、养分再利用、生态自然恢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四用”贯穿始终,融合构建“一节二增三控”的水稻绿色种植新模式,生产出绿色健康、生态环保的优质大米。

4 “种稻人”种稻治虫亮绝招

合作社通过田埂种花留草、稻田养鱼、养小龙虾等生态防控工程有效降低水稻害虫种群数量和虫口密度。稻田田埂及周边种植蜜源植物芝麻、毛豆等,延长稻虱缨小蜂、螟黄赤眼蜂、螟蛉绒茧蜂、二化螟绒茧蜂和黑肩率盲蝽等害虫天敌的寿命,提高对稻飞虱、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控制能力;田埂上按一定时间间隔分批种植显花植物,沟边种植茭白、常绿鸢尾,冬季种植绿肥等,可以给天敌提供替代寄主、食料和庇护所,保持天敌种群稳定;稻田多元化利用能够有效降低虫口密度及田间杂草的发生,在稻田放养泥鳅、小龙虾等,保持田边生态沟塘平稳水面,保育泥鳅和小龙虾,这些水生动物可以吃掉一部分水稻害虫;稻田田埂路边种植香根草诱杀螟虫等。

5 “种稻人”种稻防病凭良方

为了防止单一品种长期种植发生水稻病菌遗传基因的累积,导致病害的风险,每年更换种植品种,南粳系列、宁粳系列、苏香粳系列等优质稻米品种轮流种植,减少病害发生的几率;稻田养鱼、养虾,鱼虾吃掉部分病毒的菌丝体,减少病害发生的数量;通过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平衡水稻植株的营养状况,提高抗病能力,阻断病菌入侵水稻植株的通道。水稻个体含氮量高、种植密度大、空气湿度高,极容易导致被称作“稻癌”的稻瘟病和纹枯病发生,一旦染病,水稻就会大面积地倒伏、减产,甚至绝收。通过使用新型控释肥料,插秧机集中减量精确一次性深施,减少氮肥的施肥量,提高肥料利用率,能有效降低水稻个体中的冗余氮肥,让个体健壮,提高水稻群体通风、透光性,有效降低了“稻癌”的发病几率;通过宽窄行种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抑制病菌的发生;通过种子处理,培育壮秧,机械适时移栽,提前、多次晒田,通过控灌达到根深、壁厚、节间充实,抗倒伏率提高95%以上,提升水稻的自身免疫力,防御病害的发生。

6 “种稻人”种稻除草用神器

水田整理采用激光平整机,达到高低不过寸、寸水不露泥、表层有泥浆的标准。在标准田块上,利用智能的排灌系统,通过稻田水位调节实现用水控草治虫,分蘖前期大水控草保持10~12 d,根据虫情速灌速排淹水苗灭虫,达到改善田间小气候防病的目的。水稻插秧机加装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使得秧苗移栽横平竖直。在这基础上采用稻田除草机,一边锄草,一边耘田。稻田养鱼、养虾,培育锄草助手,鱼虾吃掉稻田的杂草,大大减轻了杂草对稻田养分的消耗,具有除草、保肥作用。

7 “种稻人”种的不是稻,是艺术和文化

从2013 年开始,合作社着手创作稻田艺术画,画面由紫色、黄色、绿色、白色、红色等多种彩叶水稻组成,经过彩稻选育、图案设计、定点测绘、秧苗栽植、田间管理五个环节,形成了精美的稻田艺术画。每年7月底至8 月底是观赏稻田艺术画的最好时节,造型独特的稻田画让慕名前来的游客惊叹不已。南京日报和南京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均作过宣传报道。“种稻人”种的不是稻,是艺术!是承载与传播古老的稻文化!

现在,合作社正在尝试从观赏、体验、品鉴、回味、感悟、康养等方面开发稻米文化功能,从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体现稻米文化主题,将稻米文化的有形元素与无形元素以可视、可感、可享的形式展现给世人,充分展现稻米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章来源:鄂钢科技 网址: http://egkj.400nongye.com/lunwen/itemid-37548.shtml


上一篇: 两岸绿色兴农的实践与展望 ——海峡两岸农业
下一篇: 工业通用技术及设备论文_从科学范式到工程范式:高质量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逻辑向度与行动路径——基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框架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鄂钢科技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